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自拍晒照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印象中的高安堎云塔

    信息发布者:wxp6688
    2017-05-26 17:18:49   转载

       今天重翻照片,看到曾经去过的高安堎云塔,很亲切,“挺出一支挥翰墨,联登七级会风云"

         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,老师就说:高安人杰.地灵,物产丰富。古代就有南北各一塔,南面水口塔北面凌云塔,心中默默地着需仔细目睹。三十多年过去,去了好多次,留下一些回忆。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古塔凌云塔的魅力和悠久历史。凌云塔,位于汪家圩东面,碧山水库最北端,米岭南两里外,那里有个碧山水库管理站。塔七层八面,保存比较完好,但上部也可见裂缝,塔比较峻俏,没五里的口水塔华丽,底层是花冈岩砌成,上部是砖结构,翘角也是花冈岩做的。塔身粉饰以石灰,葫芦宝顶。花冈岩的塔基清晰可见,底座露出土面。但塔内基座的花冈岩,因有人挖宝被挖出,后也没有回填,这给塔的安全制造了极大的隐患。唉,我们上一代是因对个人崇拜的狂热而破坏了千古文明,我们这一代却是因为贪欲。

    传说乾隆年间沅江有位知县叫傅景淳,是位江西老表。傅知县在沅江主政期间作了许多好事,至今我们能看到的有三件,一是主修了刚才见过的凌云塔,二是在城区东面保存完好的那座木建筑魁星楼也由傅知县主修。三是主修了琼湖书院,琼湖院后来废弃,于光绪24年(1898)迁址重修。

       据说修凌云塔时,傅知县来到工地,将下巴放在右手的虎口内对匠人说:“此塔造基在洲滩之上,建成后一要稳,二要能随水而浮不被水淹,你看能做到吗?”匠人说:“老爷放心好了,我已在塔底置放了三只金鸭婆,是按等边三角状摆放的,鸭子会游水,可保塔身不歪且水涨塔高。”傅知县这才放心走了。当时沅江同时在建的有两座石塔分别由师徒二人承建。除凌云塔外,另一座建在县衙附近的水边上,有一天天将亮,两塔同时建成。这时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来到县衙附近的建塔工地,远远地发现塔身往东偏斜三寸,便对塔边的老匠人说了。老匠人自恃技高,连正眼也不瞧。边向苇丛撒尿,边对过路老人说:“笑话!赶你的路去吧!”于是老人叹息着朝千秋浃蹒跚而去,行至工地,他半眯着一只眼朝凌云塔打量,然后走近坐在石头上满头大汗的年轻匠人,说:“塔身往西边斜了三寸。”年轻匠人是北边匠人的徒弟,听老人说毕便跪地扑通一个响头,说:“老人所言当真?在下如何是好?”老人见年轻匠人额头磕得红肿,便道:“小师傅请起!”说罢从怀里取出一根小草搭挂于塔东的檐角,并嘱道:“在塔的东南两方各安放一只石牛,这样塔身就不会被金鸭婆驮着浮走。”说完老人便不见了踪影。匠人再看,塔身果然已正。这才猛醒过来,刚才那位老人原来是吕洞宾大仙,他便朝老人逝去的方向叩首作揖,口中喃喃道:“放一对石牛好是好,可是如果石牛饿了呢?”洞宾在云中说:“不会的,塔边有嘉禾!”小师傅正欲起身,忽听远处雷鸣般一声巨响,徒弟才知师傅所造之塔已轰然坍塌,据老街居民回忆,城东河沿湖水退落时还能见到许多长条形花岗岩石头,大约就是那座石塔的遗址。难怪凌云塔下如今还卧着一对石牛,而且塔边的村落叫嘉禾村。许多年过去了,吕洞宾大仙搭挂在塔檐的那根小草已长成了今天塔缝中的小树。

       此塔在一条小水至水库的出口处,当年也是为镇水口建的。为汪家、奉新到高安的要冲。


    本文为村网通作者发布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 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